摘要:青枝骨折:多見于兒童,骨質和骨膜部分斷裂,可有成角畸形不明顯,但因兒童骨質柔韌,有時僅表現為骨質劈裂,與青嫩樹枝被折斷時的情況相似而得名。

對于骨折這種疾病,臨床上的分類依據主要有兩種:骨折程度以及骨折形態。根據骨折的程度主要分為兩種:完全性骨折以及不完全性骨折。骨折形態主要包含:青枝骨折,裂縫骨折,橫行,斜行,螺旋形,粉碎性,壓縮性等。

裂縫骨折:骨質發生裂紋,無移位,可見骨折線,多見于顱骨、肩胛骨。

青枝骨折:多見于兒童,骨質和骨膜部分斷裂,可有成角畸形不明顯,但因兒童骨質柔韌,有時僅表現為骨質劈裂,與青嫩樹枝被折斷時的情況相似而得名。

骨折移位的類型

由于暴力作用肌肉牽拉,骨折遠端肢體重量的牽拉,以及不恰當的搬運或治療等原因,大多數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常見的移位有以下五種,常同時存在:

1、成角移位,兩骨折端的縱軸線交叉成角,以其頂角的方向可分為,向前、后、內或外成角。

2、側方移位,以近側骨折端為準,遠側骨折向前、后、內、外的側方移位。

3、縮短移位,兩骨折端相互重疊或前叉,使其縮短。

4、分離移位,兩骨折段在縱軸上相互分離,形成間隙。

5、旋轉移位。

骨折功能復位標準

1、骨折部位的旋轉移位、分離移位必須完全矯正。

2、縮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過1cm;兒童若無骨骺損傷,下肢縮短在2cm以內,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可自行矯正。

3、成角移位:下肢骨折輕微地向前或向后成角,與關節活動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期內自行矯正。向側方成角移位,與關節活動方向垂直,日后不能矯正,必須完全復位。否則關節內、外側負重不平衡,易引起創傷性關節炎。上肢骨折要求也不一致,肱骨干稍有畸形,對功能影響不大;前臂雙骨折則要求對位、對線均好,否則影響前臂旋轉功能。

4、長骨干橫形骨折,骨折端對位至少達1/3左右,干骺端骨折至少應對位3/4左右。 

快速連結:骨科點點讚

R74ED41585DDFG


怎樣避免哺乳后乳房下垂 哺乳期多吃這些子宮內膜炎能吃暖宮助孕丸嗎嬰兒奶瓶可以用洗潔精清洗嗎你還在經常做這6個動作嗎?會腰痛哦

arrow
arrow

    s68dg8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